首页 > 协同快讯 > 职业倦怠的教师

职业倦怠的教师

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 2023/9/11 12:26:52

 

一,教师地位的演变

在农耕文明时代,官与民、士农工商阶级壁垒等级制社会,教师身份具有双重性,地位也相应的具有双重性:能够给皇帝、达官贵人教书或能够助力人科举成功的,地位和待遇高;反之,则被认为不如士农工商,不能创造价值。

 

在工业文明时代,科技与资本结合创造出更多财富,知识成为力量表征,具有知识的教师职业,其社会地位由此开始提升——在产生了现代教育制度和专门化学校机构以后,教师工作的稳定带来了收入稳定,尤其是产生了大学机构以后,大学教师职业便成为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教师职业的整体社会地位提升。

 

时至今日,大多数现代化进程顺利和发展较好的国家,总会有不少人愿意进入教师行业、尤其是高校教师岗位,毕竟,现代化进程以来,社会对教师身份与知识之间牢固关系的认知、教师稳定提高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与较长假期、教师中专门研究和传播知识的职业意趣等等因素,总会构成每年吸引相当一部分有才华的新人进入教师行列,即便是在某个特别“吸金”的新兴产业大行其道时,也难以阻挡一部分有才华的新人进入教师行业;至于经济不景气时期,流入教师职业岗位的人才就更多了。

 

在中国,因为高考指挥棒带来的副产品,家庭和学生通过教育升迁地位,早已成为不二法门,教师地位便得到更加提升。

但是,必须指出,这种提升背后,存在反教育的负面——人才培养如果不首先是为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主要是作为职业的敲门砖,其起步、过程和最终结果,难免会对学生、家庭、社会都有伤害。

 

二,可能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种内部挑战

需要说明,在现代社会,可能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虽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集中在社会剧烈变迁过程中的教师职业的适应性问题。

因为社会的变迁,不同行业原有社会地位的升降会此起彼伏,这些可能引发教师职业已经获得社会地位的贬值的情况发生,然而,在现代化较为成熟的社会,这种情况实际上很罕见。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一波全民下海的浪潮也席卷了一部分教师卷入,但随后很快恢复教师行业的波澜不惊。

 

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职业的内部因素,其中除却难以概述的学校与个人事件,主要集中在教师对本职职业意义的认知与职业意义的认同如何。

 

影响教师职业认知、认同的三种主要方面:

第一方面是,以学生“升学”结果为导向的教师个人职业意义的认知认同。

在升学结果导向中获胜的教师们,会获得同行、学校、家庭的认同——这是一种职业技术的竞争力。能够明显影响学生升学结果的技术竞争力,可以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地位升迁、经济收益、社会地位。这种取向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普遍与突出。在大学教育阶段不成主流,除非特别优秀的大学教师,有特别的资源,能够由于教师个人魅力而助力学生的进一步升学。

但是,这是一种越来越受到社会质疑的竞争力,尤其是当不断升学的学生并未取得相应社会创新创造的成果、或不断升学的学生在后续学习与生涯发展中日益平庸时,教师有关升学技术竞争力的意义也就随其价值的贬低而降低。

由这方面引起教师职业意义感的降低与丧失,无疑会大大加速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增加。

 

第二方面是,以促成学生掌握谋生能力、更好进入社会劳动体系结果为导向的教师职业意义认知认同。

以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劳动体系的价值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容易定量分析,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完全不构成教师身份的竞争力;而在大学阶段同样比较难做相关定量评价,在相当长时间内、在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大学放弃这种相关性评价。

但是,由于大学面临毕业生就业等相关挑战越来越严重,所以大学需要重新设计以课程为单元从事教学的教师如何加强与学生进入社会劳动体系的相关目标进行紧密的教育教学联系。

 

事实上,无论经济景气不景气,学生日后职业发展的状况,都应该成为教师职业意义的重要观察指标,相应的,也应该成为教师职业是否倦怠状况的评价内容。

大学这方面的相关性距离较短,不应成为难题;基础教育这方面的相关性距离较长,需要破题。

 

第三方面是,综合学生升学的基本需要、学生就业谋生能力的重要需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根本需要,以学生学习过程的体质和心智增进、主体性与责任感都有增长、思维与能力两方面都增强等,来取得平衡的教育教学结果,满足社会与学生个体的双重需要。

这种取向,更注重学习者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不局限诸如学习技能影响的升学、学生能力影响的就业、学校或教师个人魅力影响的单一评价等等外部学习评价。

这是教师职业所应设立的教育教学的新目标,也理应成为教师职业意义的新追求。

要能够这种新追求,需要教师在职业意义取向和职业技术及经验程度都达到一定高度。

 

三,教师职业角色的最大挑战

1,意义感,认同教师价值

从总体上观察,教师个人在所在学校获得的职业技术评价和职业意义取向评价,决定了教师职业状态是否倦怠以及倦怠的程度,或者说决定了教师职业状态是否具有热情以及热情程度。

技术评价和意义评价这二者,事实上都是从能力角度出发的评价。这点毋庸置疑。

 

教师要能够形成这两方面的高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又要回到教师的职业态度,而不仅是其岗位的知识与经验等技术性问题。

获得意义感是一种能力,是在认知、情感、价值选择的实践中找到了自我的主体性取向与社会文明进程方向的平衡点。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积累教师职业取向的能力,但一个人职业意义取向及职业态度,才具有更加决定性的作用。

 

2,态度取向,实践教师价值

一个人对待教师的职业态度可以来源于个人早起认知、后天培养、以及职业过程中形成。从接受、悦纳、喜欢、到热爱教师职业的分级达成的线路,是多数教师职业选择的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教师职业从业者许多人是先结婚再恋爱,先上车再买票。

 

虽然教师行业总是不厌其烦的重申教师从业理想与从业道德的纯洁性,包括大学特别重视对准备从教的学习者的专业性教育,但是,事实上,教师职业非常包容后进入教师职业的状况——从接受到热爱这种职业的各种程度、以及什么时候到热爱的程度等等。

但是,教师职业不包容不喜欢教师职业而勉强混事的从业者,毕竟,教师的态度每天都在直接影响着学生。

理想的情况下,每所学校对教师职业态度的考察理应列为职业评价的重点,而且是长期、不会中断和不会淡漠下去的考察。

 

教师的能力与经验培养和与成长是一个过程,而教师职业态度从基础到最高程度的达成则容许有个过程。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教师职业的尊崇态度不再源于社会、政策的支持与否,而源于学校和教师个人的理性选择。

对教师职业不能接受(悦纳、喜欢、热爱)的从业者,需要反省反思,现在,越来越明显的条件是,不接受不悦纳教师职业的行业空间已不存在。

 

四,教师也是凡人,但教师职业不容许庸俗教师职业的意义感获得与保持、教师良好职业态度的确立与保持,是教师职业远大于其它教师职业技术、经验、能力等等决定教师价值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职业良好形象的核心要素,或者说,好教师就是保持意义感和职业态度的人。

但教师也是凡人,教师作为普通人如何在寻常人角色与职业角色之间取得平衡、而不引起角色冲突?这是值得提出的问题,但却不是难以解决的难题。

 

解决问题的要点就是:理解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带来的角色扮演,如何既保证了各行各业纷繁复杂职业角色的职业效率,又保证了现代人自身生活的丰富多彩。

解决问题的其平衡点是:在不同场域服从不同的规则。

解决问题的学理支持是:在职业场域服从科技理性,在寻常生活服从生活世界规则。

 

考虑到毕竟存在着生活角色与职业角色的意义态度需要不断协调的问题,所以,教师职业角色决定了教师在这个职业岗位必须不断的进行心理建设、心灵纯净萃化、必须确立和保持热爱,不容把与角色职业角色不兼容的一面带进学校、带入课堂、带给师生关系和教师与家长关系,这是底线。

 

五,教师职业的核心素养

之所以要简单表述教师职业角色倦怠问题,旨在表明对学校教育的研究需要继续研究教师主体,研究教师职业角色则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教师职业意义与态度的确立与保持上,而不是其它技术性问题。

 

教师好不好,在教师的能力,教师能力的核心是其职业意义与职业态度。同理,学校好不好在学校能力,学校能力核心是办学的意义与态度。推而广之,教育好不好,在教育的能力,教育能力的核心在教育的意义与态度。这是所谓的教育、学校、教师的灵魂,其它则是附着并承载灵魂的骨与肉。

 

今天,在中国教育领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存在着为数不少职业倦怠的教育工作者,管理者与教师都有。其实质表现是:支持他们职业成就感和职业荣光的,并不主要是通过教书育人而与社会进行整体交换进而获得的经济、地位、荣誉的相应回报,而主要是基于职位直接带来的与人方便后的收受礼物与在其它领域获得的方便——这是教师职业规范不允许的,但却一直存在,有时候他们蛰伏,有时候他们呼朋唤友倾巢而出。现行的教育研究兴趣不集中于此、现行规范与规劝对之也失灵。侵蚀教师职业尊严的也侵蚀教师心灵与教师角色意义,侵蚀教育规范的也侵蚀学校权威与价值。在家庭与学校、或家长与教师的交换中,学生是被双倍侵蚀的受害者。

 

所以,教育研究、学校研究、教师研究的重点及核心评价指标理由落笔于此:

1,是否热爱职业(权重40%)

有更强大抵御职业疲劳职业倦怠的认知能力

有持续自我心灵纯净萃化的反思意愿与能力

有与岗位需要俱进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

2,三观是否恰当(40%)

有基于知识体系而不只是基于个人有限阅读有限经历形成的对世界、社会、人的认知保持意义与态度的意志力,并有足够学理分析能力抵御不当三观

3,随教学技术及教育经验的不断增长,有足够技术能力形成在同行中的竞争力(10%)

4,获得学生身心、心智健康成长的正向回报(5%)

5,家长与学校及教师的理念、价值观、文化及价值评价标准的主要方面,能够相向而行(5%)。

 

上一篇: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 召开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

下一篇:三亚学院召开青年教师研讨会

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的这四年

四年来,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

详情 >>

写给初见大学时

进入大学,是人生开启很重要…

详情 >>

海南省首家!中英文双语金融教育基地揭牌

近日,海南省中英文双语金融…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