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这几年,比特币跌宕起伏,各种代币狂欢起舞,各路大咖纷纷入场,唯独脸书 (Facebook) 面对“脱媒”(disintermediation, 金科沙龙笔记101将作详细解说)大战,依然不动声色。与此同时,脸书的相关资讯,除了没完没了的抨击它的隐私问题,甚至要求分拆的新闻之外,“发币”的新闻对于股票投资的大部分朋友来说,还是一个陌生领域,说脸书的广告业务,说脸书的商业变现,说脸书的监管困境,都符合一般商业逻辑,容易推敲。对此,互联网和传统投资圈一脸困惑,而币圈却又炒的沸沸扬扬,怀疑脸书的发币计划,这个离落实还有相当距离的事能改变(加密)数字资产的格局和地位吗?但我可不是这么想的,该出手时,才出手,于无声处听惊雷吧。
脸书计划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是一种“稳定币”,其目的并非直接切入(加密)数字资产领域,倒可能是一种金融和支付战略的落地形式。也就是说,脸书开始进军“金融科技 - 科技金融”这个行当了,真是出手不凡啊!
有人说,十年前脸书就已经盯上了加密数字货币支付,现在或想吞下全球三分之一的加密支付市场。这或许说过头了点。今年5月2日,《华尔街日报》称脸书正在构建基于数字货币的支付系统。脸书有望颠覆传统的电子商务现状,并成为迄今为止最大主流的(加密)数字货币应用。该消息曝出后的24小时里,比特币总市值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Coinbase上的比特币价格涨超300美元逼近5800美元,创年内新高。
脸书的加密布局是从计划发币到构建加密的全球支付系统。
早在去年年底,彭博消息称脸书正在为其收购公司WhatsApp (WhatsApp 类似微信,在北美比微信更流行许多)开发加密货币,并首先在印度市场上试用。今年2月,脸书开发稳定币的消息再一次在业内引起轰动。《纽约时报》报道,脸书很可能会发行一个与传统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而且并非只与美元锚定,而是与“一篮子”外币挂钩。也就是说,脸书公司也许会在自己的银行账户里持有一定数量的美元、欧元、人民币或是其他国家货币来支持每个Facebook Coin (脸书币)的价值。
《纽约时报》有一标题是这么写的:”Facebook and Telegram Are Hoping to Succeed Where Bitcoin Failed” 什么意思?很简单:既要解决币圈乱象,又乘人之危,自己还可以捞一大把。
脸书的野心是很大的,它的加密项目远远超越人们所想象的,他们已经和多家加密货币(资产)交易所进行了接洽,很可能会通过交易所向更多消费者包括非脸书用户出售脸书币了 (Facebook Coin)。
接着,脸书正在与十多家金融机构和在线商户商谈推出基于加密货币的支付系统。(Facebook Building Cryptocurrency-Based Payments System)。脸书的这个区块链项目代号为“Project Libra”,该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年有余,该项目通过发行类似于稳定币的数字货币来供用户进行转账汇款。脸书稳定币的存在意义是消灭信用卡手续费,同时抵御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数字资产的价格波动。该稳定币系统还将融合进脸书的核心广告系统,用来奖励用户,也可用于购买商品等。
那,什么是稳定币呢?
要说稳定币,就要说到比特币出现后的币圈乱象。币圈里充满混乱、骗局,但又是充满创意的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场。自从比特币诞生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以来,币圈也就开始形成。一开始,大家都倒腾比特币,热衷“挖矿”和交易,因为脑洞开的人会想,反正是开放码,随手拿来用就是了,凭什么我不能整出新的数字货币,于是,各种币层就出不穷。到了以太坊的诞生,更让币圈的混乱进程加快。以太坊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智能合约”机制,基于以太坊网络,每个人都可以使用solidity语言开发智能合约,包括按照标准开发并发行自己定义的(加密)数字货币。这就好比电子商务时代刚开始的时候,你要开个网店还要自己或者找人帮你做网页,做后台系统,但是有了亚马逊、淘宝之后,你可以直接按照模板做些简单的调整就直接开店,入门的门槛就降低,以太坊正是大大降低了发币门槛,币圈里的乱象就甚嚣尘上了。
本来,比特币的出现以及支持它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可币圈的出现却搅乱了一池春水。我现在想普及区块链的好处,就要说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题,去还区块链一身清白。
但是不管怎么说,慢慢的,确实有些币得到了一定范围的认同,而投资者通常会在交易所进行相关交易。早期,大家通常以法币(Fiat, 法定货币)进行兑换,但慢慢的,一方面在很多地方,(加密)数字货币被政府禁止,银行切断了与相关交易所的联系,法币交易门槛变高或者说对交易所来说法律风险增强。另一方面,各种币发展起来后,就如同外汇市场一样,形成了所谓的币币交易,比如一个比特币折合多少个以太坊币等等。
说白了,币币交易更像以物易物,就如当年从贝壳到金银,直到政府信用背书的法币。尽管在币圈也可以将比特币这类认同度较高的货币当作一般等价物,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秉承“币本位”信念的人还是少数,更多人习惯上也以法币收益去衡量在币圈的投资,所以,就出现一种可以嫁接法币价值的(加密)数字货币需求。同时,对于币圈来讲,还是希望最终合规,得到政府认同,为此也必然需要有个币圈和主流金融系统的对接,其中也涉及到(加密)数字货币和法币的对接问题。换句话说,金融科技要解决“脱媒”,这种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所谓的“稳定币”也是一种加密数字货币,但是锚定一种法币,试图达到在币币交易中与法币价值等同的效果,这样它自然的就成了一般等价物。比如发行一种数字货币,每发行一定数量,就在银行或者某金融机构存入等量的法币,那么这种数字货币就形成了和法币1:1的锚定。世界最流行的泰达币:USDT,就是一种锚定美元的数字货币,理论上1USDT相当于1美元,当然它毕竟是一种交易的数字货币,会有浮动。USDT也几度出现危机,导致其相对美元出现巨大折价。对USDT与美元的锚定关系,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毕竟,美元也没有与黄金挂钩。港币跟美元挂钩,而美元与黄金脱钩,大家也都活的好好的,不也是这样吗?
币圈一些思路特别是币圈依托的区块链技术更是成为各大行业,特别是金融行业积极学习、研究和试点的领域。包括在中国,也是反币但又不反区块链,甚至鼓励产业去尝试区块链。而摩根大通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在金融圈引起一定震动的尝试,那就是它发行了自己的摩根币:JPM Coin。
摩根币的原理是摩根大通的客户根据自己在摩根大通银行的美元存款锚定获得等量的摩根币,这样,用户的资产成为了数据,通过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网络,直接进行转账,特别是可以进行跨境转账,由于这个过程中,用户的资产已经上链,个人信用信息也已经上链,所以可以直接基于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规则快速完成“转账”,其实转的是数据。而基于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网络,这一数据的信息也带入到了摩根的其它分行,甚至另一个国家的分行,接着当用户需要使用法币资金的时候,按照锚定的规则就可以将摩根币兑换成美元,从而进行正常的金融活动。可以看出,摩根币充当的就是一个类稳定币的效果,它锚定美元资产,同时完成了一个“加密资产数据化”的过程,可以充分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快速的数据流转,在金融业务中就是“转账”,由于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技术,这一切都可以快速自动化完成,也减少了内部人工参与的道德风险。
但是,摩根币还不是一个真的大范围流通的稳定币。因为,摩根币赖以建立的摩根内部网络,范围还不够大。于是,摩根大通就建立了一个更广泛的区块链技术联盟,各家银行基于一个标准接入区块链平台,完成不同机构间的快速结算。用区块链的术语来说,就是建立了联盟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落地的联盟链的应用例子。
联盟链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纳入了国际结算的主要机构,结果就是美元体系的升级。试想想,如果基于美元的国际结算可以秒级完成,而人民币还要基于SWIFT体系,需要数日才完成,你会如何选择呢?当我们讲区块链的好处时,总要提到跨境支付的例子。联想到一带一路,时时处处都会遇见跨境支付的问题。我的老友陈甬军教授是研究一带一路的专家,每次见到他,总是希望他能把金融科技、区块链在一带一路上应用,作为一个专题来宣讲。
脸书呢?脸书已经建立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网络,而且是个点对点的信息高度流通的网络。脸书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基于它自己的网络进行金融相关业务,比如像支付宝(Alli Pay)、苹果宝(Apple Pay),来个脸书宝(FB Pay),这样做就一点优势也没了,如果它真的怎么做了,就是脑洞闭了。二是发行一种加密数字货币,直接进入金融和支付领域,可以充分发挥脸书的优势。
脸书发行了一种与美元或者在各地与当地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GlobalCoin(全球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各国法币的锚定,实现了加密资产数据化。接着,就可以通过脸书的区块链网络进行全球化的快速转账和结算,其中也包括支付。从理论上说,基于它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帝国,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各类商品跨境交易的平台,这无疑将大大打开脸书未来的发展空间。脸书的脑洞还是大开着的。
结局会怎样呢?不干,脱维打击(金科沙龙笔记101,也有说明,兴趣者不妨读读),死路一条。干,征途上处处有风险。你可以想想,如今一个隐私问题,已经把脸书折腾的脱了一层皮,再涉及各国政府更敏感的金融领域,还不要翻天?毕竟锚定法币的过程是要经过金融系统的。近期伴随脸书“发币”的新闻的,也有他们和各国银行、金融监管部门,西联这样的国际汇款机构讨论和合作的信息。它必将是一个符合政府监管的,基于传统金融秩序进行区块链技术增强效率,进而衍生新的商业生态的尝试。
结论,我还是那一句话:数字经济世界里所发生的事说它小,它确实很小,因为它只是一串数字而已;说它大,它确实很大,有着无限发展的虚拟多维度,任你翩翩起舞,恣意翱翔。区块链的理论与实践在这虚拟领域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们探讨的主题也在不断增加中。
下一篇: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的异同点